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雨水:郊岭风追残雪去,坳溪水送破冰来

时间:02-21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34

雨水:郊岭风追残雪去,坳溪水送破冰来

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通讯员 李茜 鄢静慧2月19日迎来雨水,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雨水,正月中。天一生水,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,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水矣。”雨水通常在每年的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交节。这一天,太阳到达黄经330°。顾名思义,雨水意味着降水开始。雨水,中国传统的冬日欢庆走向结束,准备开始春耕,但实际的农业劳动还未正式开始,人们满怀着对一年耕种的希望。周西宁博士古代诗人写雨水之诗数量不算多,但也留下了代表性的篇章,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、教师周西宁,请他为您一一详解。雨水洗春容,平田已见龙咏廿四气诗·雨水正月中唐:元稹雨水洗春容,平田已见龙。祭鱼盈浦屿,归雁过山峰。云色轻还重,风光淡又浓。向春入二月,花色影重重。《元稹集校注》所载雨水诗周西宁博士介绍,唐代元稹的这首《咏廿四气诗·雨水正月中》,“平田已见龙”引用自《周易》,既是对天象的描述,也是一种暗喻。《易经·乾卦》九二爻辞: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”中国古人将天空中的星星分为二十八宿,每七宿为一组,分为东西南北四象,分别称为青龙(东)、白虎(西)、玄武(北)、朱雀(南)。青龙七星又称为龙星。每年春季,龙星从田间地平线升起,此称之为“见龙在田”。周易《乾》卦即用此天象来说人事。人生也有四季,低潮时如龙在冬天,“潜龙勿用”,储存能量,完善自我,一旦到了春天,就可“见龙在田”,以终日乾乾,“或跃在渊”,达到“飞龙在天”,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。当然,同时也需知足知止,否则一味干进,最终“亢龙有悔”矣!乾卦对应的物象是龙,对应的精神是进取不息,所谓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比如,武汉大学校训“自强弘毅,求是拓新”,清华大学校训: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厦门大学校训“自强不息,止于至善”前两个字都是来自于此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“降龙十八掌”,招式的名称也来源于此。元稹幼年丧父,家贫无业,博览群书,虽以明经擢第,然无官可做,可称“潜龙勿用”。其后在吏部考试中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,授左拾遗,接连上书献表,议论国政,在政坛上崭露头角,可称“见龙在田”。由于锋芒太露,屡遭贬谪又屡次起用,可称“或跃在渊”。唐穆宗年间,元稹终于登上相位,实现了“飞龙在天”。然而,由于元稹与宦官魏弘简过从甚密,二人把持朝政,引发了士大夫群体的不满和轻视。后贬谪出京,病逝于武昌。元稹去世九年后,白居易作《梦微之》,诗中“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”成为千古名句。《礼记·月令》元稹为什么写《咏廿四气诗》呢?周西宁博士说,这不仅仅是诗人感物动心而发于笔端,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里面有一个故事,说的是汉代的丞相丙吉,在外出时遇到一群人斗殴,死伤者横卧于道,丙吉不闻不问。其后看到路上的牛喘气吐出舌头,却让队伍停下询问。别人讥笑他,他却说,“宰相不亲小事”,殴斗之事自然有长安令和京兆尹来管;春天不应太热,牛却气喘吁吁,这是时令节气失调了,恐怕对百姓生产生活有伤害,所以要询问。丙吉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,古代的文官领袖,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关心物候,所谓“三公典调和阴阳”。中国的传统社会以农耕为基础,农耕最重视的就是两个,一个是积温,一个是降水。简言之,就是“风调雨顺”。在古人的各类铭文碑刻中,都记载了这样的理想,书法名碑《曹全碑》载:“风雨时节,岁获丰年”。元稹的这首《咏廿四气诗·雨水正月中》,完全是按照雨水三候来写,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:“雨水之日,獭祭鱼,又五日,鸿雁来,又五日,草木萌动。”先写“祭鱼”,再写“归雁”,最后写“花色”——草木萌动。逻辑非常清楚。元稹的诗歌创作,和白居易非常相似,文学史上称之为“元白诗派”。元白诗派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的浅显和表达的流畅,对后世诗风很大,影响远及日本。元稹的“雨水”诗整体并不难懂,难懂的有一个用典之处是“祭鱼”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,鱼上冰,獭祭鱼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说:“獭取鲤于水裔,四方陈之,进而弗食,世谓之祭鱼。”每年到了雨水这个节气的时候,即太阳黄经到达330度时,冰面解冻,鱼儿开始上游,水獭就开始捕鱼了。水獭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习性,就是会将捕来的鱼摆得整整齐齐,古人见此,好像人类祭祀时陈列贡品一样,姑称其为“獭祭”,或“祭鱼”。这个词流传到日本,今天还有一种著名的日本酒的名称叫做“獭祭”。《月令·孟春之月》楹外近聆新水响,遥穹一碧见天开新雨水明:朱元璋片云风驾雨飞来,顷刻凭看遍九垓。楹外近聆新水响,遥穹一碧见天开。明太祖朱元璋的这首《新雨水》,与文人所写的雨水之诗大不相同。周西宁博士介绍,在中国历代帝王中,朱元璋的文化起步可能是最低的,但他长期坚持读书自学,又常向其幕府中的文学才士如范常、陶安、杨宽之辈学习切磋,故后期不仅能读经论史,还能写诗作赋。《明史》说他“能礼致耆儒,考礼定乐,昭揭经义,尊崇正学”“武定祸乱,文致太平”,称其有《御制文集》55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收《明太祖文集》二十卷。朱元璋《大明太祖皇帝御製文集》写诗是朱元璋的一大爱好,他曾特地命人编订了一部名为《洪武正韵》的韵书,作为写诗的参考。其诗歌数量,《明史·艺文志》记有5卷,目前可见有200首左右。这些诗歌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,还有一些是赠与臣下、与学士们唱和的作品。列朝诗集八十一卷 清宣统二年(1910)铅印本(武汉图书馆藏)周西宁博士说,这些诗的水平自然不能和文学史上留名的大诗人们相比,但也有一些写景工切,感情真挚的作品。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苦出身的皇帝,朱元璋有一些文人雅士不愿写也写不出的“粗豪之作”,大气泼辣,很有特色。如其仿黄巢的菊花诗,“百花发时我不发,我一发时都吓杀。要与西风战一场,满身披就黄金甲。”再如《赐都督杨文云》:“大将南征胆气豪,腰悬秋水吕虔刀。马鸣甲胄乾坤肃,风动旌旗日月高。世上麒麟终有种,穴中蝼蚁更何逃。大标铜柱归来日,庭院春深庆百劳。”豪迈处不减唐人。朱元璋的这首《新雨水》,也有这样的特点,视野高远,大气磅礴,可见开国之祖的胸襟。郊岭风追残雪去,这里山花那日开?七绝·雨水时节宋:刘辰翁郊岭风追残雪去,坳溪水送破冰来。顽童指问云中雁,这里山花那日开?周西宁博士介绍,刘辰翁是历史上的爱国词人。他中进士后一直跟随其师江万里(江万里曾任南宋宰相,在元军攻破饶州时投水而亡,是著名的民族英雄)从事过教育工作,曾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,做过临安府学的教授;或于江万里处为幕僚,恭帝德祐元年(1275年),文天祥起兵勤王,刘辰翁曾短期参与其幕。江万里、刘辰翁、文天祥三人都以“爱国”留名青史。三人都曾触怒过当时的权相贾似道,刘辰翁因为因触忤权相贾似道,被置进士丙等,得耿直之名。刘辰翁《须溪词》宋亡后刘辰翁隐居不仕,埋头著书。刘辰翁和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、蒋捷等被称为“遗民词人群”。其《兰陵王·丙子送春》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——送春去。春去人间无路。秋千外,芳草连天,谁遣风沙暗南浦。依依甚意绪。漫忆海门飞絮。乱鸦过,斗转城荒,不见来时试灯处。春去。最谁苦。但箭雁沉边,梁燕无主。杜鹃声里长门暮。想玉树雕土,泪盘如露。咸阳送客屡回顾。斜日未能度。春去。尚来否。正江令恨别,庾信愁赋。苏堤尽日风和雨。叹神游故国,花记前度。人生流落,顾孺子,共夜语。刘辰翁的词作中,咏春词特多。这些词往往借言春事暗喻国事,既有对时间飞逝的伤感,又有对故国破灭的哀叹。再看刘辰翁的《七绝·雨水时节》这首诗,既是对冬去春来的赞美,也怀有对世事的期望。此诗情调则相对明快,颇有从黑暗中见光明之感。全诗完全是按照雨水三候的顺序来写,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曰:“雨水之日,獭祭鱼,又五日,鸿雁来,又五日,草木萌动。”虽然冬雪寒冰仍在,但鸿雁已来,山花重开之日还会远吗?此一信念感人之处,并不亚于那些哀婉之作。《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》栏目: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,古人观天象,察物候,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活。中国古代是农耕大国,也是诗歌大国。一手可耕田,一手可作诗,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兼备这两种本事,这也让他们进可朝堂,退可乡野。每个节气的到来,人们作诗咏叹,咏叹的是大自然,也是人生。为赓续中华文脉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2024年,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推出《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》系列报道。(来源:极目新闻)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